解釋春秋的左傳、公羊傳、穀梁傳等春秋三傳,均居13經之列,與"春秋"同為中華文化中極重要的經典,地位崇高,其中公羊與穀梁二傳,固然只是主觀型的史學資料,但正因為添加了極特殊的價值判斷,甚至於將"春秋"推到一字褒貶的境界,文史、禮儀與規範的地位,不言而喻且影響深遠,去年及今年九月不才已寫過 恭錄"春秋"心得報告 、恭錄"春秋左傳"心得報告 ,當然順勢而為,接續抄錄公羊傳、穀梁傳二經,終於趕在月底前抄完公羊傳,而能如預期的上傳功課,以協助記憶,並與網友分享,至於穀梁傳因篇幅較長,如狀況許可,將預定於年底前完工,敬請期待.另外正如俗諺所稱”少習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”,抄錄前,在腦海中,也習慣性的浮現幾個問題.1.作者為何?2.他對後代思想的影響?3.值得奉為圭臬或引以為戒的事蹟?
一、 公羊傳作者為何?
既然名為公羊傳,其作者顯然與公羊氏關係密切,惟由其體例來看,酷似教師手冊的教科書,或相當完整的上課筆記,因此其第一作者,無疑是孔老夫子或子夏,至於公羊高當居連絡作者的地位.再者由於本書桓公六年、宣公五年,均出現”子公羊子曰:「……」”等字句,更使不才懷疑執筆作者,當為公羊高的後人或其門下弟子.
二、 他對後代思想的影響?
公羊傳除了解釋春秋詞彙外,也記錄了許多的故事,為補充教材,包括禮俗規範、政事、征戰、兼併、外交聘及會盟、君侯之立與沒、亂臣賊子、天文、災難,還有祭祀與占卜.說實在話,假如在未抄錄左傳前,先抄錄公羊傳,其解經的精闢,當讓不才非常的有感,然而可能所謂的曾經滄桑難為水,不幸我先抄那筆力雄健,雷霆萬斤的左傳,再抄微言大義的公羊傳,因此抄錄時,內心的波動較少,僅舉其大且左傳未及者,臚列如次,下2段亦同:
<大一統思想>為此反映春秋戰國時代的動亂,期能重返國家統一安定的三王,對於秦漢的統一聖世,也許有點意義.
*隱公元年:……何言乎王正月?”大一統”也。
*隱公元年:……何言乎王正月?”大一統”也。
*成公十五:……《春秋》內其國而外諸夏,內諸夏而外夷狄。”王者欲一乎天下”,曷為以外內之辭言之?言自近者始也。
三、 值得奉為圭臬或引以為戒的事蹟?
1.襄公二十九年所載季札讓國的故事
吳子使札來聘。吳無君、無大夫,此何以有君、有大夫?賢季子也。何賢乎季子?讓國也。其讓國奈何?謁也、餘祭也、夷昧也與季子同母者四,季子弱而才,兄弟皆愛之,同欲立之以為君,謁曰:「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,季子猶不受也,請無與子而與弟,弟兄迭為君,而致國乎季子。」皆曰:「諾。」故諸為君者,皆輕死為勇,飲食必祝,曰:「天茍有吳國,尚速有悔於予身。」故謁也死,餘祭也立。餘祭也死,夷昧也立。夷昧也死,則國宜之季子者也。季子使而亡焉。
<實際運用>在春秋亂世中,弒君風氣極盛,連崇尚禮教的魯國12位君侯中,能善終的君王,僅僖、宣、成、襄、定公5世,其他國家更屬不堪;但在這麼亂的時代,季札5兄弟卻肯讓國,改採兄終弟及制,謁、餘祭、夷昧,為了讓季札早日繼承王位,居然皆輕死為勇,意外的讓小小吳國,成為常勝的強國;由此看來,再亂的局面也會有好人的存在,身處亂世,萬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仍應該"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",多為亂世帶來正的能量,如此才可能撥亂反正,重建清明的世界.
2.襄公三十年宋共姬食古不化的故事:
秋,七月,叔弓如宋,葬宋共姬。外夫人不書葬,此何以書?隱之也。何隱爾?宋災,伯姬卒焉。其稱謚何?賢也。何賢爾?宋災,伯姬存焉,有司復曰:「火至矣,請出。」伯姬曰:「不可。吾聞之也:婦人夜出,不見傅母不下堂。傅至矣,母未至也。」逮乎火而死。
<實際運用> 宋共姬遇火災本來有機會逃生的,然而傅與救難人員前來救駕時,她居然仍堅守"婦人夜出,不見傅母不下堂。"的規範,寧死不違,而當今之世,一樣米養百樣人,像宋共姬如此食古不化者,相信確實存在,因此立法及教育諸公,在制定各類規範時,應保留彈性,更應教育社會大眾,在不影響別人權益及社會公益前提下, 宜尊重生命,通權達變,以解決問題.
3.昭公二十五年魯昭公不自量力而失國的故事
:
齊侯唁公于野井。唁公者何?昭公將弒季氏,告子家駒曰:「季氏為無道,僭於公室久矣,吾欲弒之,何如?」子家駒曰:「諸侯僭於天子,大夫僭於諸侯久矣!」昭公曰:「吾何僭矣哉?」子家駒曰:「設兩觀,乘大路,朱干,玉戚,以舞《大夏》,八佾以舞《大武》,此皆天子之禮也。且夫牛馬維婁,委己者也,而柔焉。季氏得民眾久矣,君無多辱焉!」昭公不從其言,終弒之而敗焉。
<實際運用>在社會中如魯昭公,潛越成習,不知自我檢討,反過來指責別人,甚至於拔之而後快者,不在少數,而召公更不聽規勸,不自量力,不明情勢,先下手為強,終告失敗,而慘遭放逐,此一召公失國的故事,值得警惕,設若他能忍一時之憤,親民愛民,也許他能成為內閣制的好榜樣也說不定哩!
<實際運用>在社會中如魯昭公,潛越成習,不知自我檢討,反過來指責別人,甚至於拔之而後快者,不在少數,而召公更不聽規勸,不自量力,不明情勢,先下手為強,終告失敗,而慘遭放逐,此一召公失國的故事,值得警惕,設若他能忍一時之憤,親民愛民,也許他能成為內閣制的好榜樣也說不定哩!
四、 多聞闕疑
“上無天子,下無方伯,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,桓公不能救,則桓公恥之。曷為先言次而後言救?君也。君則其稱師何?不與諸侯專封也。曷為不與?實與而文不與。文曷為不與?諸侯之義不得專封也。諸侯之義不得專封,則其曰實與之何?上無天子,下無方伯,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,力能救之,則救之可也。”
這段話,在公羊傳僖公1年、2年、14年......等均重複出現,相似度恐怕達90%以上,在那個時代既沒有電腦,也沒有印刷術,甚至於第一版還可能是用刀刻的竹書,莫非當年私熟的教本,是按字計酬的,來會有這麼多重複的字句!
這段話,在公羊傳僖公1年、2年、14年......等均重複出現,相似度恐怕達90%以上,在那個時代既沒有電腦,也沒有印刷術,甚至於第一版還可能是用刀刻的竹書,莫非當年私熟的教本,是按字計酬的,來會有這麼多重複的字句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