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經不僅是儒學的重要經典,而且名列十三經之內,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極高,其中開宗明義章第一:「立身,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」庶人章第六:「自天子至於庶人,孝無終始,而患不及者,未之有也。」三才章第七:「先之以博愛,而民莫遺其親;陳之於德義,而民興行;先之以敬讓,而民不爭;導之以禮樂,而民和睦;示之以好惡,而民知禁。」紀孝行章第十:「事親者,居上不驕,為下不亂,在醜不爭。」五刑章第十一:「五刑之屬三千,而罪莫大於不孝。」........等名言佳句,傳頌百世,援引圭臬。
然而由於時代的變遷,普羅大眾觀念的改變,難免部分規範已不合時宜,其中較常受各界批評的是開宗明義章第一: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」;為此國文老師往往以本句所謂的「不敢毀傷」,是意味著不敢無故毀傷,以免讓父母痛心。由於理髮是美化儀容的正當行為,頭髮理得好,能讓父母快樂些,且理過髮後,頭髮仍會再長,也不算毀傷,當然絕非不孝的行為;同理值此八仙樂園慘案,如能運用皮膚組織增生技術,讓遭受全身火吻的罹難人,有機會因植皮而恢復本來面目, 也是值得嘉許的義行.
以我的實際事例來說,長女響應捐髮助癌童;小兒為了感謝天地造化之恩,更在生日時,既謝絕生日禮物,也不吃蛋糕,反而捲起袖子叁加捐血活動,想到他們熱情助人的義舉,我不僅毫無不捨之感,更覺得與有榮焉, 在我看來已可說是義行兼孝行哩!
為此不才認為開宗明義章第一,那句易遭誤解的規範,於科技昌明,醫療進步的時代,如改成 :「身體器官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」也許比較符合孝經博愛濟世,興家興邦且與時俱進的精意.
然而由於時代的變遷,普羅大眾觀念的改變,難免部分規範已不合時宜,其中較常受各界批評的是開宗明義章第一: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」;為此國文老師往往以本句所謂的「不敢毀傷」,是意味著不敢無故毀傷,以免讓父母痛心。由於理髮是美化儀容的正當行為,頭髮理得好,能讓父母快樂些,且理過髮後,頭髮仍會再長,也不算毀傷,當然絕非不孝的行為;同理值此八仙樂園慘案,如能運用皮膚組織增生技術,讓遭受全身火吻的罹難人,有機會因植皮而恢復本來面目, 也是值得嘉許的義行.
以我的實際事例來說,長女響應捐髮助癌童;小兒為了感謝天地造化之恩,更在生日時,既謝絕生日禮物,也不吃蛋糕,反而捲起袖子叁加捐血活動,想到他們熱情助人的義舉,我不僅毫無不捨之感,更覺得與有榮焉, 在我看來已可說是義行兼孝行哩!
為此不才認為開宗明義章第一,那句易遭誤解的規範,於科技昌明,醫療進步的時代,如改成 :「身體器官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」也許比較符合孝經博愛濟世,興家興邦且與時俱進的精意.
當用則用,此行此舉可謂有用之材,足堪表率,好樣的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