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袋濕地本來因晴天多,雨天少,早在明鄭時代,就被開墾為曬鹽的重鎮,入秋以後,只要沒有颱風,幾乎天天是晴天,因此海邊除了紅樹林/木麻黃/黃麻及藺草等類鹽份植物外,可說是景色荒涼的不毛之地, 自從政府利用鹽場廢地,改造活化為濕地公園以來,悲觀主義者,覺得它好不過秋,今天(102.9.7)清晨騎著鐵馬到此一遊,秋天對它衝擊雖有卻不明顯,乃決定分四季,用照相機來忠實紀錄它的季節變化.
 |
| 今天正逢大潮,北側門一帶淹水,阻斷了與西濱布袋聯絡道的通道. |
 |
| 北區的木麻黃幼苗全部泡在海水裡,恐怕得等退潮後才能透透氣. |
 |
此區漁產資源豐盛,相信入冬以後一定能吸引更多的候鳥,到此棲息,好期待哩!
|
 |
| 細看水底,果然已有水鳥的足跡. |
 |
| 潮汐只影響北側門,其它區段均不受影響. |
 |
| 白千層在此時此地,大大的綻放像奶瓶刷似的花朵. |
 |
| 東區的木麻黃顯然已完全適應環境,毬果也長得相當飽滿. |
 |
| 黃槿的花此時開得不多,但花的美卻絲毫未被打折. |
 |
| 田菁與千百隻蜻蜓共舞,展現豐沛的生態資源. |
 |
| 秋老虎沒來,天涼好個秋,海天一色的景觀,更令鐵馬馳騁其間的我,心曠神怡,幸福滿滿. |
 |
前頭就是晒鹽場保留地,印象中這裡曾是布袋最高峰----鹽山,曾高達15公尺,比一等三角點----前東港山還高.
|
 |
| 木麻黃幼苗培植區,百花爭奇鬥豔,引人駐足心賞. |
 |
| 馬鞍藤 |
 |
| 真正的含羞草 |
 |
| 大花咸豐草 |
 |
| 蘆葦 |
 |
| 蟛蜞菊 |
 |
| 田菁 |
 |
| 草海桐 |
 |
| 白水木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