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

輪椅專車----真的是殘障福利?

不才家的老太爺,想念南部的老家,我二弟從大陸放暑假回台,乃接他返鄉度假;使我又有機會叁加周一健行的研習課程.
      這回我們的目標是陽明山國家公園,乃由士林捷運站,轉乘508公車上山,這部車可能行經台北榮總,為了服務病友,車上特別擺置了6個輪椅座位,佔整個車箱的大半,且圖示說明一清二楚,乍見之下,有點感動,直覺台北市的身心障礙服務措施,實在做得太好了,居然為輪椅族設想如此的周到,但隨著乘客增多,才使我赫然醒悟,雖然我自願無座,但車上的座位根本不夠,不僅白髮蒼蒼的老公公與老婆婆沒位子坐,後來連拄著拐杖戴著口罩的病患,都得搖搖晃晃的夾著扶手苦撐,真令人捏把冷汗,還好司機開得慢,車上的險象與不便,過了榮總就全部消除,也讓我鬆了一口氣.
細看那升降機的護套,居然已沾上了一層灰塵,顯然它至少一周未曾使用,甚至於只是備而不用罷了!不禁令人反思,將大半的車箱拆掉普通座位,改裝成輪椅座位,是殘障福利,還是反而剝奪了行動不動之病患或老人家,安全搭乘公車的機會呢?那位厚道的仁者,規劃改裝這類公車前,有沒有進行需求調查,或機會成本的分析,或者只是一念之仁,說改就改呢?假如這條公車路線每10/1/半年/3個月/1個月/1,仍有可能出現6個輪椅族同時搭乘的機會,我覺得這類公車仍有存在的價值,不過平常在沒有輪椅族乘客時,應增設10個安全簡便的活動椅,好讓更多的老人家及輕度殘障人士乘坐,以目前的機械科技,又有何難呢?關鍵在於決策者的智慧罷了!


車上擺置了6個輪椅座位,佔整個車箱的大半。

圖示說明一清二楚,但升降機護套已沾上了一層灰塵


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

名勝古蹟在旅遊旺季進行修繕好嗎?

        中正紀念堂是台北著名的景點,交通方便,景觀設計極佳,戶外鳥語花香,戶內擁有高水準的表演與展覽,既兼具休閒娛樂,且反映自由民主與知性之旅的價值,不僅是台民眾常去的大型公園,外縣市假日常來落腳的名勝,更是陸客及國際遊客必到之處.
        相信慕名而來的旅客,所想看的是,完整雄偉與典雅的建築,而不是到處補丁與鷹架的修繕工程,最近到此一遊,原本美輪美奐的美感突然消失了,不僅國家戲劇院小幅維修;自由廣場的牌樓更搭起鷹架,只准遠看,不能近觀;中正紀念堂的主建築,更被鷹架圍得毫無美感可言,連我這個習慣往好的方面看的樂觀派,都無法用瑕不掩瑜來美化它了.
        當然我也確信,建築物必須像明鏡台與菩提樹那樣,必須勤於維護與保養,才能常保壯麗,然而一年365天,平常不維修,為甚麼拖到暑假才大興土木,難道養護單位不知道,此時是旅遊的旺季嗎?讓旅客大老遠的來這裡看整修工程,這是哪門子的待客之道,再說當遊客多時,進行修繕,萬一又發生工地意外,傷及遊客人身安全,該怎麼辦,又將如何發展觀光產業?
        印象中,不只中正紀念堂,故宮博物院如此,國內知名的諸多名剎,也常在旅遊旺季中,趕工維修,讓不才在視覺美感大減之餘,還得為它們禱告,祈求相關諸神庇佑平安,唉!


不僅國家戲劇院小幅維修,自由廣場的牌樓更搭起鷹架,只准遠看,不能近觀.

中正紀念堂的主建築,更被鷹架圍得毫無美感可言.


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

營養豐富的修行快餐

      不才當窮學生時期所發表的
       雖然是自己身體力行之作,但在食的方面,因受限於設備及經費,顯非一般人所能接受,因此極想研發簡易的食譜,以方便食用,如下所述:    
糙米洗淨後,1.5倍水,靜置2小時(白米洗淨後,1倍水,直接下鍋),適量加入栗子/核桃/花生/芝麻/肉鬆;另準備番薯/秋葵/青花菜/嫩薑/胡蘿蔔/地瓜葉及蛋等食材;較耐煮的食材可置內鍋,不耐煮者則需置鍋上的瓷盤一起蒸熟,待降溫後,包成飯糰,可立即食用;或冰涼後當午餐吃,在酷暑的盛夏,不失為健康可口的正餐.
        不才的某位親友曾連續食用數周,認為相當便利,乃不慚固陋決定與大家分享.

糙米洗淨後,適量加入綠豆/核桃/花生/芝麻/肉鬆;另準備番薯/秋葵/青花菜/嫩薑/胡蘿蔔/地瓜葉及蛋共計13種食材

較耐煮的食材製內鍋,不耐煮者置鍋上的瓷盤一起蒸熟

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

廢紙遺墨再利用----懶人護筆法

       前朝遺老的許多做法,均與現代人不同,寫完毛筆,連洗都不用洗,直接放入小水瓶內,讓筆尖在水中浸泡,久而久之,清水越變越黑,而硯台也卡了一層厚厚的墨痕.
        有天他想在宣紙上寫首詩,無奈下筆即出現暈墨現象,考量再繼續寫下去,也無法讓這張宣紙成為成功的作品,完美主義的他,乃決定廢棄不用.
        然而整張紙只寫一個字,對珍惜物力的我們,當然不准直接丟掉,乃交給我習作書法之用,因平常我以練小楷為主,為了避免浪費,靈機一動,乃試著用吸水管從瓶裡吸個 3cc,完全不加墨水,即注入硯台,再用毛筆調勻,試著寫寫看,沒想到如此寫的毛筆字,居然乾了也不退色;而且如此保養的大楷,筆毛既軟且順,寫時也不必如洗筆懸吊自然乾燥後的毛筆那樣,需先沾水擱一會兒才寫得了字.因此也許家父這種懶人護筆法,說不定才是正確的做法呢?

前朝遺老的許多做法,均與眾不同,寫完毛筆,連洗都不用洗,直接放入小水瓶內浸泡.

有天他想在宣紙上寫首詩,無奈下筆即出現暈墨現象,考量再繼續寫下去,也無法讓這張宣紙成為成功的作品,完美主義的他,乃決定廢棄不用.

久而久之清水越變越黑,靈機一動,乃試著用吸水管吸個 3cc,注入硯台.


用毛筆調勻


如此寫的毛筆字,居然乾了也不退色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