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後,更發願用毛筆來抄寫經書,因此抄春秋經很自然的成為本月份重要的功課.
"春秋"是中華文化中極重要的經典,且名列13經之一,據說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是祂的第一作者,祂不僅是史學家必讀的書,而且也是中華法系的法理,是法曹們折獄斷是非的參考書;更是關聖帝君秉燭夜讀的名著,擁有非常崇高的文史地位.祂一點都不需要我們的讚美,因此在寫這份報告時,有點想從另外的角度來著眼,然而也有點耽心,如此一來恐怕有忝辱聖書之虞,甚至於有損儒門威信;不過想歸想,很快就陰霾盡散,因為儒門中人,縱非聖賢亦屬君子,不可能容不下逆耳忠言,乃決定忠實的把抄經的心得,整理如次,以協助自己的記憶.
一、時期始末:春秋史載共255年,惟春秋經所記錄的年代,始於魯隱公元年,終於魯哀公16年夏四月,共計244年,因孔老夫子,卒於魯哀公16年,且魯哀公17年以後即付之闕如,故可推定後繼無人(僅"夏,四月,己丑,孔丘卒。"絕非孔老夫子所載),惟左丘明等人為其補充,所以認定孔老夫子為孔氏春秋的第一作者,尚無疑義.
二、君侯:春秋時代,魯國計歷經隱11桓18莊32閔2僖33文18宣18成18襄31昭32定15哀27等12位君侯.在位最久的為僖公計33年;最短的為閔公,僅2年.
三、連年征戰:春秋255年間,兵連禍結,戰亂可說是常態,沒有戰爭記錄的年代,僅46年,在沒有戰禍的年代中,又沒有水旱災及蟲害的年份,算得上是無災無難的太平盛世,僅25年,特別的是,其中的6年,居然有日食的記載.
四、兼併劇烈:遍觀春秋全文,錄及被滅國家僅翼譚遂弦黃......等31國,但據荀子及史記的說法,周公封國71,至西周末,封國數百;春秋一代,列國兼併,齊併國35,楚併國36,晉併國20,戰國之初,僅餘7雄,從數百至7,被滅的國家何止百國,足見春秋經不僅是斷代史,而且是僅記大事的經典.
五、注重天文,但仍未完備:天體運行及氣象,雖然自古以來,都天天發生,但可能春秋係大事記,故當代幾乎年年發生流星雨,整部春秋,僅魯莊公7年記載"星殞如雨";魯僖公16年記載"隕石於宋";其他氣象的記載年分,計日食33,地震5,大水5,無雨/旱5,蟲害7......總計91,令不才,百思不解的是,月食的記載居然付之闕如,是月食不重要呢?還是周朝未必使用陰曆?
六、大事記的內涵:除了征戰/兼併/外交聘及會盟/君侯之立與沒/亂臣賊子/天文/災難,還有祭祀與占卜.
七、全文特色:充滿匠氣,且用語極為主觀,善一字褒貶,因此某些稱謂及動詞,乍看之下,有與史實相左情形,如"鄭伯克段於鄢",事實上應為"鄭莊公伐弟段於鄢",且通常以"N年,春,王N月",為其發語詞,文中出現"公自至會";"會齊侯,宋公,陳侯,衛侯,鄭伯,許男,滑伯,滕子,同盟於幽";"宋人,齊人,邾人,伐郳"等字句......頌之無味,讀之極易"夢見周公",因此似乎缺乏正宗的文史價值.
八、著作的效用:孟子曰:"孔子成《春秋》而亂臣賊子懼" ;孔老夫子則自認為:"知我者,其惟春秋乎!罪我者,其惟春秋乎" ,在不才看來,孔老夫子的確有自知之明;而孟子之說,則過於誇張,因為孔子作春秋,也許曾有極少數良心未泯的亂臣,因顧忌及其歷史地位,而不敢繼續為惡,但大多數的亂臣根本利令智昏,依然我行我素,以至於春秋之後,仍發生田篡姜齊,以及三家分晉......等層出不窮的亂象.
九、龜鑑價值:假如只看春秋,而沒有左傳、公羊傳、穀梁傳來做補充,因該經只是大事記,又崇尚微言大義,絕非不才等凡夫俗子,所能領悟,我們恐怕會把祂當作史學上毫無意義的流水帳來看待,所幸有春秋三傳與之互相輝映,才能讓後人引春秋為鏡,甚至於作為決獄的叁考.
十、結論:
1.單獨一本春秋經,可能毫無文史價值,但多了左傳、公羊傳、穀梁傳來相互輝映,即可搖身一變,成為足堪借鏡,供各界引經據典的曠世名著,足見不只人際間,團結就是力量,其實名著間,也是如此.
2.孔老夫子曰:「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」,可見兩人是相知相惜的好友,孔老夫子作春秋,左丘明,不僅肯當他的粉絲,還肯幫祂寫傳立書,共創春秋大業,足見"顯譽成於僚友",再好的作品,也需靠著粉絲發揚光大,才有發光發熱的可能.
3.春秋時代,聖賢輩出,但繼春秋之後,即淪為令人不忍目睹的戰國時代,似乎聖賢不足以匡正人心,撥亂反正,想靠少數幾顆巨星就想讓世界復歸清明,絕無可能,也許需賴社會大多數人的覺醒,方能讓脫序的世界,逐漸導入正軌.